





众所周知,全合成切削液是以一定比例稀释后应用于机械加工中的。
但是,在实际生产过程中,操作者对于配置稀释液时,所用水的水质是远远不够重视的,往往会出现下列两方面的错误。
1)使用硬水配制,使切削液形成皂析现象,从而使加工质量下降,成本增加,给使用者带来麻烦。
2)使用软水配制,造成所稀释的切削液出现:泡沫过多、不易观察、精度下降等问题,不利于产品的加工。
切削液的过滤介质与净化方法
全合成切削液内容易产生杂质或残留物,导致细菌繁殖严重,我们应及时进行除油处理。介质过滤以多孔性物质作为过滤介质,将金属全合成切削液中的磨屑、切屑、砂轮末和其他杂质污物分离出来。过滤介质主要有两种:
1、一次性的,即用后就报废的过滤介质,有过滤纸、毛毡或无妨布等。其过滤精度可达20~5μm左右。其他还有硅藻土、活性土等涂层过滤介质,其过滤精度可达2~1μm,但是会把乳化液中的一些添加剂过滤掉。
2、的,有钢丝、不锈钢丝等编织的网,尼龙合成纤维编织的平纹或斜纹的滤布。这些过滤介质,在筛孔堵塞时均能清洗干净,其过滤精度取决于筛孔直径的大小,在堆积一定量切屑时,其过滤精度会更高,但会对全合成切削液的消泡造成不良影响,所以要定期及时清理切屑。其他过滤介质如油毛毡、玻璃纤维结合的压缩材料,其过滤精度可达数微米。
精加工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要求较高,此时除了考虑刀材质、工件材料、加工方式之外,还应考虑切削速度的变化,选用不同性能的金属切削液。
1、用于高速刀具精车或精铣碳素钢工件时,全合成切削液应具有良好的渗透能力,良好的润滑性能和一定的冷却性能。在较低的切削速度(小于10m/mim)下,由于在切过程中主要是机械磨损,因此要求切削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一定的流动性,使全合成切削液能快地透到切区域,减少摩擦和粘接,抑制切削瘤和鳞刺,从而提高工件的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,提高刀具的寿命,此时应选用10%~15%的乳化液或10%~20%的极压乳化液。
2、用硬质合金刀具精加工碳素钢工件时,可以不用切削液,也可用10%-25%的乳化液或10%~20%的极压乳化液。
3、精加工铜及其合金、铝及其合金工件时,为了得到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值和较高的度,可选用10%~20%的乳化液、煤油。
4、精加工铸铁时,可选用7%~10%的乳化液或煤油,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