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植筋加固施工流程
植筋加固是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钻孔并植入钢筋,利用化学锚固剂实现新旧结构连接的技术,其施工流程如下:
一、前期准备
1.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植筋位置、孔径及深度,选择符合要求的钢筋和植筋胶;
2.清理施工面,去除结构表面浮浆、油污等杂质;
3.准备电锤、吹风机、注胶器等施工机具。
二、定位放线
1.使用全站仪或钢尺进行定位,标注钻孔中心点;
2.复核定位尺寸,允许偏差≤5mm;
3.避开原结构钢筋位置,必要时使用钢筋探测仪。
三、钻孔施工
1.按设计要求钻孔(孔径为d+4~8mm,孔深15~20d);
2.保持钻头与基面垂直,深度误差≤5%;
3.孔道清理:先用吹风机清除粉尘,再用毛刷清孔3次。
四、注胶植筋
1.混合双组分植筋胶至均匀状态(冬季需预热);
2.注胶至孔深2/3处,确保胶体饱满无气泡;
3.缓慢旋转插入钢筋至设计深度,调整垂直度;
4.刮除外溢胶体,保持施工面整洁。
五、固化养护
1.固化期间严禁扰动钢筋(常温24小时,5℃以下延长至48小时);
2.环境温度低于-5℃时应采取加热措施;
3.固化后检查胶体密实度,空鼓率≤5%。
六、质量验收
1.进行现场拉拔试验(抽检比例≥3‰);
2.检查植筋位置、外露长度是否符合要求;
3.填写施工记录,留存影像资料。
注意事项:施工时应佩戴防护装备,避开雨雪天气;植筋胶需通过抗老化、耐湿热检测;植入深度不足时需重新钻孔,严禁直接截断钢筋。该工艺适用于梁柱接长、墙体加固等多种场景,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结构安全,须严格执行规范标准。

楼板植筋加固技术解析
楼板植筋加固是建筑工程中提升结构承载力的常用技术,通过在原有混凝土结构中植入钢筋来增强其抗弯、抗剪性能,适用于承载力不足、功能改造及损伤修复等场景。
技术特点:
1.原位加固:无需拆除原结构,保持建筑外观完整性;
2.强度提升:采用高强结构胶粘结,钢筋抗拉拔力可达原结构2-3倍;
3.灵活应用:可定制不同直径(12-32mm)和深度的钢筋配置。
标准施工流程:
(1)定位放线: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植筋点位,误差控制在±5mm内;
(2)钻孔处理:使用电锤钻出直径大4-6mm的孔洞,深度通常为15-25d(d为钢筋直径);
(3)清孔养护:采用三吹两刷法清除孔内粉尘,湿度控制<6%;
(4)注胶植筋:注入改性环氧结构胶至孔深2/3,旋转植入钢筋并固化;
(5)质量检测:通过拉拔试验验证锚固力(≥设计值1.2倍)。
关键控制点:
?胶粘剂须符合GB50367标准,初凝时间控制在30-45分钟
?植入钢筋应做除锈处理,外露端预留3-5cm搭接长度
?环境温度低于5℃时需采取升温措施
该技术相比传统加固法可降低施工成本约30%,缩短工期40%,特别适用于商业改造、厂房扩建等不宜大幅增重的项目。实施时须由团队操作,并严格进行后期检测验收。

梁板植筋加固施工流程
一、施工准备
1.依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,进行技术交底。
2.清理加固区域表面,凿除松散混凝土至坚实基层。
3.准备植筋胶、钢筋(HRB400级)、电锤、清孔工具等材料设备,并对结构胶进行进场验收。
二、定位放线
1.使用全站仪按设计间距定位植筋孔位,误差控制在±5mm内。
2.用红色记号笔在混凝土表面标记钻孔中心点,复核无误后进入下道工序。
三、钻孔施工
1.选用与钢筋匹配的钻头(直径大4-6mm),钻孔深度为15倍钢筋直径。
2.保持钻杆垂直结构面,成孔后检查孔深、孔径,清除孔内碎屑。
四、清孔处理
1.采用高压气泵吹净孔内粉尘,再用钢丝刷清刷孔壁3次。
2.验收标准为孔壁无浮灰、手触无粉尘残留,孔内干燥无明水。
五、注胶植筋
1.将双组分植筋胶按比例混合,使用注胶从孔底向外缓慢注胶,填充量达孔深2/3。
2.将除锈处理的钢筋旋转插入孔内,确保胶体饱满溢出,调整外露长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六、固化养护
1.在20℃以上环境静置养护24小时,低温环境延长至48小时。
2.固化期间严禁扰动钢筋,建筑物植筋加固公司,养护期满后剔除溢出的多余胶体。
七、质量检验
1.进行现场拉拔试验,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%,抗拉强度应达到设计值。
2.检查钢筋植入深度、位置偏差及胶体密实度,不合格点位需返工处理。
八、验收归档
整理施工记录、检测报告等资料,报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,进入后续加固工序。
注意事项:施工环境温度需高于5℃,雨天禁止露天作业;钻孔时应避开原结构钢筋,遇钢筋需调整孔位并做好记录。
黄山建筑物植筋加固公司-安徽中忻|资质齐全由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。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“碳布加固,植筋加固,建筑加固”等业务,公司拥有“中忻”等品牌,专注于工程施工等行业。,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昌河大厦803的名声不错。欢迎来电垂询,联系人:张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