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等离子抛光机的是通过 “电场强化 + 等离子体化学反应” 实现表面整平,具体过程可分为 3 个关键阶段:
电解质活化:将纳米级抛光液(多为弱碱性或中性)溶于水,通入直流电后,抛光液在工件(阳极)与电极(阴极)之间形成稳定的 “电解液 - 蒸气 - 气体” 三层界面,其中蒸气层是反应载体。
等离子体生成:当电压达到临界值(通常 100-300V),工件表面微观凸起处的电场强度被强化(放电效应),蒸气层中的水分子、离子被激发为低温等离子体,具备强化学活性。
可控反应抛光:等离子体与工件表面发生 “氧化 - 侵蚀” 协同反应 —— 微观凸起处优先被氧化形成薄层氧化膜,随后氧化膜被抛光液快速侵蚀;而凹陷处反应速率较慢,终实现 “削峰填谷” 的整平效果,同时在表面形成均匀钝化膜,提升耐腐蚀性。
整个过程无机械接触,避免了传统机械抛光(如砂轮、布轮)导致的工件变形、划痕残留等问题。
等离子电浆抛光机原理

等离子电浆抛光机原理
等离子电浆抛光(PlasmaElectrolyticPolishing,PEP)是一种利用低压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(电浆)对金属工件表面进行高精度、非接触式光整处理的技术。其原理在于创造并控制一个高度活跃的等离子体环境,实现原子级的材料去除。
设备工作时,工件作为阳极置于真空腔室中。腔室抽真空后充入特定工艺气体(如气、氢气或混合气)。在高频电场(或直流叠加脉冲)作用下,气体分子被电离,形成包含大量自由电子、离子、激发态原子/分子的等离子体“电浆”。这些高能粒子在电场驱动下高速轰击工件表面,其能量足以打断金属原子间的化学键。
表面微观凸起处因电场集中而优先受到活性粒子的轰击和化学反应(如与氢气反应形成挥发性氢化物)。此过程实现了选择性、均匀的原子级材料去除(蚀刻),而非机械切削。同时,等离子体中的活性成分还能有效清除表面吸附杂质和微小氧化层。
整个过程在较低温度(通常远低于金属熔点)和控制下进行,避免了热变形和机械应力,终获得超光滑(可达Ra<0.01μm)、无损伤、高洁净度的镜面效果,尤其擅长处理复杂几何形状和微细结构工件。其高效、环保、无耗材的特性,使其在精密医疗器械、航空航天、半导体模具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。
---
原理总结:通过低压气体放电产生高能等离子体(电浆),利用其中活性粒子对金属表面凸起处进行选择性、原子级的蚀刻与化学活化去除,实现超精密、无应力的抛光效果。

牙套等离子抛光机使用指南(约400字)
一、准备工作
1.检查设备:确认电源线、气路连接正常,等离子发生器无异常
2.佩戴防护装备:隔热手套、护目镜、口罩
3.预处理牙套:用超声波清洗机去除表面污渍并干燥
二、操作步骤
1.参数设置:
-功率:根据材质选择(钴铬合金200-300W,纯钛150-250W)
-气体流量:气控制在8-12L/min
-处理时间:单次3-8分钟(视氧化程度)
2.启动流程:
①将牙套固定于旋转工作台
②开启抽风系统
③先通入惰性气体30秒再启动等离子
④调节喷距离(5-8cm)进行均匀扫描
⑤观察表面氧化层去除情况
三、注意事项
1.安全规范:
-禁止触碰正在工作的电极头
-保持工作区通风良好
-处理后等待设备冷却15分钟
2.质量把控:
-每批次抽检表面粗糙度(应≤0.2μm)
-检查边缘细节是否完整
-记录处理参数备查
四、维护保养
1.每日清洁:用无水乙醇擦拭喷口
2.每周检查:更换过滤器,检测电极损耗
3.每月保养:校准等离子输出功率
五、常见问题处理
1.表面发黑:检查气体纯度(需≥99.99%)
2.抛光不均:调整旋转台转速(建议15-20rpm)
3.设备报警:立即断电并联系售后
提示:使用建议先用废弃牙套试机,不同品牌设备参数存在差异,具体操作请以厂家说明书为准。处理后牙套需用无尘布包装,避免二次污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