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梁面粘钢加固工艺流程
一、施工准备
1.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加固范围,准备钢板、结构胶、钻孔机具等材料设备。
2.清理梁体表面,使用角磨机打磨混凝土表层,去除浮浆层至坚实基层,棱角打磨成圆弧状(R≥20mm)。对不平整部位采用环氧砂浆找平。
二、钢板处理
1.按设计尺寸切割钢板,厚度4-8mm,进行喷砂除锈处理至Sa2.5级。
2.钢板粘贴面用角磨机打磨出交叉纹路,间距2-3cm,深度0.3-0.5mm。
3.按间距300-500mm钻制φ12-16mm螺栓孔,孔位与梁体锚栓对应。
三、配胶涂胶
1.按产品说明配制结构胶,采用机械搅拌至色泽均匀。
2.混凝土表面与钢板双面涂胶,厚度3-5mm,中间厚边缘薄,胶体应连续无断流。
四、加压粘贴
1.钢板就位后立即用膨胀螺栓固定,从中间向两侧施压,挤出胶体呈均匀条状。
2.采用千斤顶或夹具加压,保持0.05-0.1MPa压力,胶缝厚度控制在1-3mm。
五、固化养护
1.环境温度>15℃时自然固化24小时,<15℃时采取加热措施。
2.固化期间严禁扰动,72小时后可进行后续施工。
六、质量检验
1.采用锤击法检测空鼓率,单板空鼓面积≤10%。
2.核查钢板定位偏差≤5mm,胶层厚度误差≤±1mm。
注:全过程需做好临时支撑,钢板端部应做防锈处理,外露螺栓头应切除磨平。该工艺适用于提高梁体抗弯、抗剪承载力,施工周期约3-5天/跨。

梁体加固粘钢工艺流程(版)
一、施工准备
1.结构检测:采用回弹仪、裂缝测宽仪检测混凝土强度及裂缝分布,确定钢板规格及加固范围
2.材料选型:选用Q345B级钢板(厚度4-8mm),配套JGN-802结构胶,材料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
3.设备配置:配置角磨机(配备金刚石磨片)、真空注胶设备、液压顶升系统
二、基面处理
1.混凝土处理:打磨至露出骨料层,平整度偏差≤3mm/2m,采用3%草酸溶液中和处理
2.钢板加工:数控切割下料,喷砂除锈至Sa2.5级(粗糙度50-100μm),6小时内完成底涂
三、胶粘施工
1.配胶工艺:A/B组分按10:1称重配比,双轴搅拌机混合至色泽均匀(搅拌时间≥5min)
2.涂布控制:采用锯齿镘刀双面刮涂,胶层厚度2.5±0.5mm,涂抹面积≥90%
3.加压系统:真空负压保持0.08MPa持续24小时,辅助机械加压0.2-0.3MPa
四、固化养护
1.环境控制:温度维持20±5℃,梁板粘钢加固,湿度≤75%,固化期间禁止扰动
2.固化监测:每2小时记录环境参数,72小时固化度达90%后解除加压
五、质量验收
1.空鼓检测:采用红外热像仪扫描,空鼓面积≤5%为合格
2.粘结强度:拉拔试验值≥3.0MPa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
3.防腐处理:环氧富锌底漆(80μm)+聚氨酯面漆(120μm)双层防护
关键控制点:界面含水率≤4%,钢板定位偏差≤3mm,胶层密实度≥98%,全过程监理旁站记录。本工艺执行《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》GB50367-2013标准,适用于C30-C50混凝土梁体抗弯、抗剪加固。

柱子粘钢加固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
一、前期准备
1.结构检测:加固前需进行结构检测,明确柱体裂缝、钢筋锈蚀等缺陷程度,必要时进行承载力验算,确保加固方案科学合理。
2.方案设计:需由机构出具加固图纸,明确钢板规格(厚度宜4-8mm)、布置形式(U型/环形包裹)及锚固节点设计,保证加固体系与原结构协同受力。
二、施工控制要点
1.表面处理
-混凝土基面:需打磨至骨料外露,清除浮灰油污,平整度偏差≤3mm/m2
-钢板处理:喷砂除锈至Sa2.5级,清洁后立即涂刷防锈底漆
2.胶粘剂施工
-选用改性环氧结构胶,双组份需严格按配比搅拌
-涂胶厚度2-3mm,采用双面刮涂法,胶体饱满无气泡
3.安装固定
-采用化学锚栓+机械夹具双重固定,锚栓间距≤300mm
-加压固化时维持0.3MPa压力,环境温度15-30℃为宜
三、质量验收标准
1.空鼓检测:锤击法检查粘结面积,有效粘结率≥95%
2.防腐处理:钢板外露部位应涂刷3道防护涂层,总厚度≥200μm
3.变形监测:加固后7天内持续观测柱体垂直度变化,偏差应≤H/1000
四、安全事项
1.施工期间需设置临时支撑,卸除柱体上部荷载
2.化学锚栓钻孔深度应≥15d(d为锚栓直径),避免损伤主筋
3.高空作业需搭设操作平台,严禁交叉施工
注:本工艺应严格遵循《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》(GB50367)要求,施工全程宜进行第三方质量监督,加固后每5年应进行专项检测维护。
合肥梁板粘钢加固-安徽中忻|经验丰富(在线咨询)由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。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“碳布加固,植筋加固,建筑加固”的企业,公司秉承“诚信经营,用心服务”的理念,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。欢迎来电咨询!联系人:张先生。